您现在的位置: 面包树 > 面包树栽培 > 正文 > 正文

科技扶贫海口以产业项目为抓手大力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9/26 13:50:34
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wh/160627/4885172.html

为帮助农民消除疫情影响,推动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助推打赢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海口市科工信局大力开展科技助农工作。7月上旬,由海口市科工信局副局长景长军带队,组织中国热科院、海南省农科院和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等有关专家深入农村考察指导科技扶贫项目。

7月2日至8日,专家组对2个科技扶贫示范村、5个农村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个技术成果转化和6个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共15个项目进行考察。

01科技扶贫示范村:秀英区建群村

建群村科技扶贫示范村项目主要是发挥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作用,采用“合作社+农民”合作模式,组织农民开展种养活动,重点发展荔枝、百香果和番瓜种植,目前有村民20户加入合作社,年收入达到52万元。

吴多信带领村民种植百香果19亩,通过长期聘请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派出的科技专员王健华博士等人提供技术服务,推广黄金百香果脱毒苗标准化种植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年预计收入19万元。

目前,该村建有永兴镇火山岩地区荔枝、黄皮园节水灌溉与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与示范基地。该基地得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果树所、海南大学农学院、海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的技术支持。经过几年的攻关,已掌握了南岛无核荔枝的创新栽培技术。

据了解,下一步,建群村委会将黄金百香果脱毒苗标准化种植技术和无核荔枝科技成果转化技术示范基地规模扩大到亩,带动社会投资万元,影响周边种植近0亩,直接受益农民多人,每个农民预期增收平均约在元,实现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

国家级科技特派员中国热带农科院周兆禧副研究员对示范村的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建议,并就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

02科技扶贫示范村:琼山区清泉村

清泉村科技扶贫示范村创建项目主要依托海南省顺吉森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研究所在清泉村共同建设三门坡黑山羊养殖产业园示范基地,总投入资金预计0万元。

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发展黑山羊标准化养殖项目,为贫困村民提供实实在在的增效增收途径,促进该村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目标。目前,受益农民人,农民预期增收0元/年/人。

03大湖桥三角梅产业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面积亩,带动周边合作社农户(基地)0亩,主要通过实施“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带动周边农户土地连片种植,最终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社会共赢的局面。目前,已发展成为集科研、种植、科普宣传、培训、示范推广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型的现代化科技示范基地。是海南省科技集成示范园,海南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海口市琼山区扶贫花卉种植示范基地。

基地自年1月建设至今,已解决当地39名农户的就业问题,并通过庭院经济的合作模式带动琼山区6个镇21个村89户农户合作种植三角梅。

专家对项目提出规划建议,并就经营模式和产品开发进行了指导。项目将重点建设“四区二基地”:三角梅标准化容器苗生产展示区、科研科普培训综合服务区、物流加工交易区、三角梅共享农庄(四椰级乡村旅游景点)、热带花卉种苗繁育基地、农民合作社种植基地(25个)。

04金棕榈苗木培育科技示范基地

该项目占地0亩,是集种质培育、园林设计和产品示范等功能为一体的花木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可为周边农户提供苗种和回收销售;基地建设目标是为海南全域旅游及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提供可复制模式。

考察时,海南热带农业与农村经济研究院乡村振兴首席专家柯佑鹏院长为基地的发展开方子出点子。

05梁丰大园蔬菜培育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占地面积亩,有四个村委会签订入股协议,采取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与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是海南省农科院的科研与教学示范基地,常年为周边蔬菜种植户提供农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专家提出叶菜种植是海南农业的重点产业,也是政府推广的重要民生工程,该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需要大力支持。

06海口市黎药种植科技示范基地

该基地由胜嵘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国(海南)热带农业科学院合作创建,目前建有石斛种质培育库和黎药种植基地,占地亩,现有石解种质基因资源72个,汇集黎药50个品种,计划3年内建设规模达到0亩,汇集黎药达到个品种。目前,正在加强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种植示范基地和产品加工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

景长军提出,基地要着眼未来发展,在科研、种植、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科普教育和旅游观光等功能项目,从而更大程度带动周边农民脱贫致富。

07云岭百香果科技扶贫基地

该基地负责人占达程是一名退伍士兵,年被海口市评为创业先进个人。据占达程介绍,基地最初由3名退伍士兵创建,目前建立了合作社,有6户农户参与,随着百香果种植规模的扩大,农户的收益不断增加,加入合作社的农户很快实现了脱贫。

目前,基地面积已超过亩。下一步将,继续扩大百香果种植规模,争取吸收更多的贫困农户加入合作社,通过产业项目帮助全村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范鸿雁研究员在基地指导百香果收获后的换种。

01胡椒技术改良及应用开发推广项目

该项目由海南省农垦科学院下属企业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海南农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近年来一直注重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积极开展胡椒栽培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开发胡椒加工、销售项目,实现了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并达到规模化生产的目的,采用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合作社+公司+农户的模式,促进胡椒产业可持续发展。

该项目拟建设胡椒种植技术改良示范基地1个,胡椒产品加工基地1个,带动琼山区大坡镇农户30户以上,示范规模亩,推广规模亩。

专家组提出胡椒是海南农业重点扶持产业,海南省农垦科学院一直致力于胡椒种植与加工技术的开发及应用推广,有多项研究成果,该项目将有助于推动海口地区胡椒产业的发展。

09云岭散尾葵种植示范推广项目

据海口市科技特派员潘国武介绍,该品种对场地条件要求不高,种植技术容易掌握,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成本低,收效快;专家对该品种推广种植的可行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助农脱贫的好项目。

专家组还考察了葡萄种植、面包树种植、福稻种植、百香果种植、油茶种植和肉鸽养殖等技术开发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并就种养技术和项目推广等方面进行了科学的指导。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芮凯副研究员对新品种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提出了建议,现场指导农户做好育苗和培植。

景长军说,科技扶贫项目主要体现在为农村产业扶贫提质增效,目的是让更多农户受益,所以需要具备几个方面的条件:

一、要有技术支撑。科技扶贫项目是通过技术开发和品种改良来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在示范推广中需要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让农民掌握种养技术,采取“科技企业+农户”或“农村专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模式是确保项目有效实施的最佳途径。

二、具有示范带动作用。项目的实施必须具有创新性,属于新技术或新品种,可以帮助农民增产增收。

三、要有一定规模。种养达到一定规模,才可以产生效益,规模越大受益的农户就越多。

四、具有产业辐射效果。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和新品种的示范推广要符合本地农业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

来源:海口市科工信局

编辑:弹跳的红椰子

海南农业科技特派员服务

权威/专业/实用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zp/5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面包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