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说,我对自己的要求很低: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壹︱First
少不更事,恣意生成。
老赵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勉强算得上是一名新时代的80后。
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沐浴着神州的大地,太行山下的华北大地也逐渐苏醒了过来。
老赵父母都是教师,父亲教物理,母亲教数学,两人相识于河北师范大学,wenge能进入大学深造,在当时也算是闻名乡里的青年才俊。
毕业后,父亲分配到史家寨中学教书,母亲晚一年,分配至邻近的马驹石中学,两人的婚礼很简朴,栖居在父亲的办公室兼家属房,倒也恩爱和睦。
婚后第二年,哥哥于国庆节当天出生了,举国上下,普天同庆。再过几年,在一个清爽的暑假,老赵来到了人世之间。
老赵是父亲的福音,出生不久,父亲接到教育局的调令,秋天起,正式调至县中教学,考虑到照顾家人的方便,母亲随之调动至县城近郊的法华。于是,全家迁居,法华便成了老赵的第二个家。
在那个美丽小村庄里,苍翠的青山,清澈的溪流,绿油油的麦田,淼淼的炊烟,陪伴老赵渡过了生命中最初的时光。
三年后,母亲也被调到县城教学,我们再次迁居,热闹的小县城里,有了我们第三个家。
学龄前的阶段,满满的都是开心和幸福的记忆:父亲给买了一把可以射出塑料子弹的很酷的手枪,和小伙伴们在满天星光的夏夜追逐萤火虫,在幼儿园的转椅上疯狂的嬉戏,随同父母到舅舅家参加秋收农忙的时候吃烧烤蚂蚱……
有个哥哥,也是很幸福的,小小孩总喜欢追大的跑,老赵当年绝对是哥哥的小跟班,也可能是他想甩却甩不掉的小尾巴,家属院里同样有一帮调皮的小伙伴,大家都正是捣蛋的年纪,祸害乡邻的勾当一定干得不少。
从幼儿园到小学,少不更事的我们,幸福快乐地恣意生成。
贰
Second
小镇青年,改邪归正。
九十年代,是个充满希望的年代。
日子好了很多,物质生活比起八十年代着实有了长足的进步,但还算不上富裕。相比来说,精神生活则日益多元和丰富。
流行歌曲响彻在大街小巷,港台剧也逐渐风靡了起来,小虎队、四大天王、流行歌手开始红遍大江南北,喜欢上踢球和打球的我们,更是痴迷上了NBA的篮球巨星,以及傲笑足坛的欧洲球星。
哼着小虎队的《星星的约会》、《青苹果乐园》,老赵也进入了中学,成为了一个典型加叛逆的小镇青年。
古惑仔的横空出世,令小镇青年们疯狂,不学无术的小混混们,在古惑仔里找到了自信和未来,我们这些叛逆的小镇青年,也开始模仿那些混混的感觉,蛤蟆镜、分头、烟卷、八字步,流里流气的模样,才是最帅的男生。
老赵也学着抽烟、逃课、打游戏、干架,学习成绩直接跌落班上倒数行列,而这,意味着高中和中专全都根本无望,最多,也就是请人代考混个技校读读,或者四处托请关系,争取到当兵的名额,如若这些无法实现,用母亲的话来说,那只能去包工队做苦力了。
这残酷的现实惊吓得老赵两腿发软,痛定思痛,决心改邪归正,毕竟浪子回头金不换啊。
家人的意见让我在初二时选择留级,成绩毕竟太差了,多读一年,或许还有考上高中的希望。我坚持继续读初三,不肯妥协,并向家人立誓,一定会考上高中。
大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真难,蹉跎了两年时光,看到测试的题目,真是大眼瞪小眼,答不上来几道。
没办法,只能从头学起。一边学习着初三的新课,一边把初一初二的课本重新学习了一遍,到春节前后,总算把基本知识点捡了起来,剩下的半年,全都用在了无休止的刷题上面。
功夫不负,中考非常顺利,超录取分数线60分,进入了全县最好的高中。
小镇青年有些自负,进入高中之后,暂时又失去了奋斗的目标,也没了斗志,安享起恬静又多彩的高中生活。
相对于叛逆懵懂的初中,花季雨季的高中,倒也增添了许多五彩缤纷的记忆,无奈,落花有情,流水无意。
也罢,还是沉静在男生们的世界,在黑色高三来临前及时行乐吧。
叁
Third
明媚江南,激扬青春。
时光迈进二十一世纪,物质生活的改善、基础建设的成就,以及加入WTO、港澳回归、奥运举办权的获得,令国人的自豪感油然地绽放。
而随着发达国家继续向中国产业转移,国内逐渐释放的人口、城镇化以及入世的红利,加之美国的目光因反恐而被迫聚焦中东,令韬光养晦的中国获得了难得的战略空间,走上了加速发展的快车道。
二十一世纪前夜,老赵离开故乡,来到江南求学,而这此后的十年,也就是二十一世纪的零零年代,都奋斗在这明媚又多雨的江南。
年大二无锡三国城
年大四苏州乐园
大学的时光静美如秋,似水的年华,温婉的江南,怎么可以愧对这上天的眷恋与恩赐。老赵在学校里特别活跃,除了读书不怎么上心,在很多方便都尽展所长,留下了许许多美好的回忆。
毕业后,光环褪去,放弃了河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的邀约,老赵选择留在苏州发展,得益于学院书记的直接推荐,作为地产的小白,一头扎进了正在高速发展的房地产行业。
第一家公司是南京益来旗下的苏州中展房地产公司,从新加坡老板手上接下了独墅湖边上的几块地,其中一块有两座98年金融危机留下的烂尾楼,这两座楼,要被改造成临湖的高层-圣堤哥项目。
老赵隶属工程部,主责现场的机电施工管理,同时对接设计院并兼顾前后期的水、电、燃气等配套工作。
年,老板白松惹祸跑路,公司持有的4幅地,2幅卖给了仁恒,2幅卖给了中房,我们开发的项目在中房的地块里,要么另寻出路,要么进入中房。
此时,央企招商局旗下的招商地产恰好苏州拿地,老赵转投招商门下,借助依云水岸的成功开发,苏州成为了招商地产走出深圳异地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
年加盟招商地产之初
年,加入招商一年之后,也是老赵自毕业在工程现场浸润了3年之后,一个重要的转机摆到了老赵面前,集团人力资源部发布通知,在全集团范围内竞聘苏州公司人力资源与行政部经理。
利益于此前两年,做工程师的老赵,已着手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生课程,老赵抓住了这次机遇,从机电工程师转岗为公司最年轻的部门负责人。
年主持招商地产入苏5周年活动此后的几年,老赵一直在招商地产服务,从单项目到多项目,公司人数也从二十几人增长到一百多人,由于业绩的显著,苏州公司连续5年集团评选为优秀团队。
公司在成长,老赵也在成长。在那明媚的江南,那些人,那些事,那段情,交织成悦人的旋律。
肆
Fourth
转战魔都,阅尽沧桑。
时光跨入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结完婚,生完子。闲不下来的老赵,开始思考起自己的人生。
彼时,老赵在招商地产服务近7年,人力行政的工作一干就是5年,职位晋升为苏南的人力行政总监,兼顾人力\行政\法务和公司运营,同事和睦,工作顺风顺水。
年到访香港招商局集团总部
但老赵有强烈的危机感,自感需要从温室跳脱,经历不同类型的公司,以不同角度切入工作,转换其它的视野,或许对成长更有益处。
深思熟虑之后,老赵谢绝众人的挽留,辞别了招商地产,也离开熟悉的第二故乡,来到上海,寻求新的机遇。
第一站,老赵选择了盛高置地(SPGland)。盛高是家典型的民营企业,源起上海康桥,最早以打造康桥半岛起家,而后倾心打造了外滩半岛酒店、苏州环球等高端物业,并在海口、黄山、太原、无锡、宁波等地获取多个项目,意在以绿城为榜样,打造成一家专注高品质物业的公司。
年,盛高置地在港上市,并请来了合升创展的明星总裁谢世东担任行政总裁,此后几年,谢世东经营下的盛高,逐渐挤身行业中游。
老赵加盟当年,盛高凭借67亿的销售额,排在房地百强第47位。入职城市休闲事业部半年后,公司架构整合,裁撤所有的事业部,架构由三级调整为两级,老赵被调入集团人力资源部,接手组织发展工作,并作为HRBP,对接黄山、海口、常熟和苏州四家公司。
年主持盛高置地15周年活动
一年后,因业绩突出,老赵被提拔使用,除了组织发展,还兼顾了招聘、培训与绩效工作,并被授予了股票期权。
再后来,那就真的就没有后来了。盛高置地在我们任职期间,成功被我们给干没了(房地产市场下行厉害,高端项目受影响最甚,去化不理想,现金捉襟见肘),王伟贤出局,张玉良入局,绿地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海外资金平台,盛高置地更名绿地香港,成为绿地控股的独立平台。
绿地收接手5个月后,老赵作为人力资源核心团队,帮助公司实现了平稳过渡,同时也帮助绿地完成部分高管及治理体系的变更后,老赵主动撤出,转投红星美凯龙的新设立的地产平台--红星置业。
红星美凯龙的创始人车建新不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特别是和红星地产的谌俊宇已是貌合神离,便先后委托徐建峰和张凯宇,以及从中海挖来的干将楼超钢,分别组建了红星置业和红星寰宇置业,集团内部分别将这三个地产平台称为地产一部、地产二部、地产三部。
再后来,谌俊宇和车老板分道扬镳,车老板便让楼超钢的三部与谌俊宇的一部合并,接管了一部,独留下妹夫徐建峰当家的红星置业,养在外面,以防再有不测。
老赵加入红星置业后的一两年里,红星置业总部的平台从无到有,架构、团队和管理体系陆续建了起来,并先后在武汉、天津、宁波、上海金山等地的拿地,外地项目公司亦陆续成立起来。
年,老赵得到一个好友推荐,与景瑞的资深副总裁田左云见面如故,田老大力邀,与她,以及她麾下的两员得力干将段静/朱浩一起,联手新创一家地产平台(投资方为一家实力雄厚的建筑企业,管理团队带人、带地,希望与资方携手,碰撞出灿烂的火花)。
老赵辞别了红星置业,全身心投入到新平台的创办,田老大总管大局、政府及资方沟通,朱浩负责大运营体系(设计、工程、运营、成本),段静负责投资和营销,而我,则负责人力、行政以及其它没人管的事情。
新平台一步步搭了起来,公司注册到位,新办公区到位,管理团队陆续到位,创业的氛围,热火朝天地感染着每一个人,但极为可悲的是,随着项目深入地推进,管理团体与资方的理念沟壑,越拉越大,无法弥合。
何去何从,要么放弃信念,听任资方摆布,要么出局走人,平台交由资方重新派内部人掌管,理想和信念是万万不能丢的,我们作为一致行动人,愤然离局。
伍
Fifth
越过山丘,重新出发。
生活总得继续,无法共同创业,我们只好依依不舍的分离。
兜兜转转,田老大去了复星,朱浩和段静则先后加盟了正荣,而老赵,则幸运地遇到了仁恒。
时间如白驹过隙。昨天,老赵才刚刚加入仁恒,一眨眼,在仁恒,已接近四年。
同样,不经意间,已然到来。面对着时光的流逝,老赵不得不面对自己人生第五个十年。
我们常说,岁月不饶人,我们又是何尝饶过岁月,一直还都觉得自己很年轻,觉得自己刚刚“而立”没几年,突然之间,“不惑”悄然而至,这两个字袭来的一刹那,老赵还是被这两个字的沉重地击倒在地。
是啊,人到中年,这个不得不面对的人生话题,对老赵,又到底意味着什么?
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一去无返,白银十年也已快要走到尽头。这个行业曾带给无数人希望,也带给无数人欢乐,而眼下新的地产十年,随着行业利润空间的严重下滑,可能需要面对更多的悲壮,甚至许多人说,这像极了九十年代末的白色家电,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死亡和覆灭,从尸体间爬过来的企业,才可能赢得未来。
老赵的十七年职业生涯都交给了房地产,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外资企业,都有涉猎,集团、城市公司亦都先后经历,从新生到繁荣,从繁荣到跌宕,从跌宕到灭亡,从灭亡到重生,沧桑阅尽,却不知谁主沉浮。
环保系相识二十年全系大聚会
三十年前,喜欢的音乐是《青苹果乐园》和《水手》;二十年前,喜欢的音乐则是校园广播台一直反复播唱的《爱如潮水》、《想和你去吹吹风》、《爱的初体验》,十年前,喜欢上了Beyond的老歌《光辉岁月》和陈奕迅的《十年》,而现在,听的有感觉的,更多是李宗盛的《山丘》以及高晓松写给李宗盛的《越过山丘》。
三十年前,迷恋的是武侠,二十年前,迷上了张小娴的面包树和他的散文,十年前,开始看村上春树和东野圭吾的小说,而现在,则是对历史和传记类的读物,更能产生兴趣。
曾经,很喜欢“everyouthful,everweeping”(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并将其一直作为自己的QQ签名,而如今,却真觉得人到中年,年轻不再。
王小波还说过:似水流年才是一个人的一切,其余的都是片刻的不幸和欢愉。
那对老赵来说,不幸和欢愉都已经历,其余的,都只是似水流年。
闲人老赵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jz/92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