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面包树 > 面包树价值 > 正文 > 正文

白色的桑葚,还会吃得手紫嘴紫衣服紫吗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2/21 11:20:47
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al/161211/5112761.html
<

原创不认识植物物种日历

桑树(Morusalba)现在是一种家喻户晓的树木,更多不是因为桑树的栽培历史悠久和作用重大,而是许多地方的小学课堂里,都会要求学生养蚕作为自(zhē)然(teng)课(jiā)程(zhǎng)。

要观察蚕的一生,并且要做图文记录其实是一件颇为不易的事情,除了会有各种意外导致蚕宝宝暴毙,更多是因为我们养殖的家蚕几乎只能接受一种食物:桑叶。而桑树这种树木在大多数城市绿化中使用并不多。每年自然课养蚕的时候,都是家长朋友们满世界疯狂找桑叶的时候。

不害怕虫子的就放心点吧

童年养过蚕的人,都记得被蚕吃桑叶的速度支配的恐怖

FRANK/图虫创意

01

当丝绸成为货币

现在的城市中桑树似乎不常见了,但是在一些角落里,尤其是植物园里总是能见到它们的身影。而一些以丝绸产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地区,桑树也算得上随处可见。不过在古代中国,桑树则重要得多。许多人家房前屋后都会种桑树。人们常常种植的,还有物种日历之前讲过的梓[zǐ]树(Catalpaovata),于是“桑梓”合称,就有了指代故乡的含义。

桑树之所以这么受到重视,主要还是因为古人需要养蚕,养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获蚕茧,制作丝绸,这种服装面料在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蚕茧

Kittiwat/图虫创意

桑树

ForestKimStarr/WikimediaCommons

古代中国非常重视礼仪,在生活和仪式的各个方面,比如乐器的多少,供品的大小以及参加者的着装要求,都有许多不同的形式,来表示不同阶层人的差别。着装不同,也显示着人们地位的差异,直到清代,平民才被允许穿着丝绸,在此之前丝绸衣服只有王公贵族和官员才能穿戴,彰显他们“不凡”的身份。

丝绸纺织的历史大约可以追述到公元前年的新石器时代,在中国古代的遗址里,出土过切开的蚕茧,纺织机的零件碎片等。不过当时的桑树可能更多还是野生的。到了周代桑树的种植技术可能就比较普遍了,《礼记》、《孟子》等著作中,就多次提到过种桑的事儿。

展示中国古代养蚕业的版画

Well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jz/132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面包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