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高一地理学考真题练习二
一、选择题(本大题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
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①为地壳B.②为岩石圈C.③为软流层D.④为下地幔2.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A.①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②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③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④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光冠桂林。图1为桂林山水景观图。读图完成3—4题。
3.塑造桂林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流水侵蚀
C.海浪侵蚀
B.冰川侵蚀
D.风力侵蚀
4.就水循环而言,漓江属于水循环环节中的
A.蒸发
B.降水
C.地表径流
D.水汽输送
5.图示地貌属于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6.图中沿A→B→C方向,物质组成可能是
A.黏土、砾石、粉砂B.粉砂、黏土、砾石C.砾石、粉砂、黏土D.砾石、黏土、粉砂“太阳热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是大气受热过程的形象描述。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
A.甲B.乙C.丙D.丁8.以前每逢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雾的方法,使地面的蔬菜免遭冻害。
该方法主要是增强了(
A.甲B.乙C.丙D.丁某研学小组为研究湖南某地坡耕地不同利用方式的水土保持效果,选取当地某径流区开展草实验研究,根据当地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分别设置3个实验组:(1)实验一组:种植百喜草,植被盖度(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的面积占地面的比率)约95%;(2)实验二组:种植大叶相想,植被盖度约75%;(3)对照组:裸地,适时除草。该实验以每次降雨过程为单位,监测年5月和8月多场降雨过程的相关数据。图为该径流区三个实验点降雨与土壤流失量的关系图。读图完成9~10题。
9.根据图文信息,可推知丙实验点的实验组是
A.实验一组B.实验二组C.对照组D.无法判断10.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对土壤流失量影响明显的水循环环节是
A.海水蒸发B.地表径流C.水汽输送D.植物蒸腾长白山天池为火山口湖,湖面每年12月份封冻,次年6月份开封,封冻时间约7个月。下图为长白山地局部区域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与同纬度平原湖泊相比,长白山天池湖面冰雪封冻时间较长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较低B.海拔较高C.湖区封闭D.地热上涌
12.随着海拔的变化,图中植被由红松阔叶林逐渐变化为高山冻原,这种变化体现了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地方性分异规律D.垂直分异规律历史上,我国就出现了“下南洋”“闯关东”“走西口”的人口大迁徙,到20世、、纪80年代后出现了更大规模的以“孔雀东南飞”为标志的人口迁移潮。图8为我国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13—15题。
13.按人口迁移空间范围分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闯关东”“孔雀东南飞”为国内人口迁移、B.“下南洋”“孔雀东南飞”为国际人口迁移、C.“走西口”“下南洋”为国内人口迁移、D.“闯关东”“走西口”为国际人口迁移、14.影响“孔雀东南飞”人口迁移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自然生态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C.社会文化因素D.政治因素15.“孔雀东南飞”增加了对珠江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压力。目前,为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A.快速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B.大量开发矿产及土地资源C.实行产业转移及升级战略D.扩大传统产业生产的规模(年)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为应对这种变化,我国正逐步完善各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图6为我国年来老年人口居住方式统计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有关我国-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老年人口居住方式一成不变
B.我国老年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迁移
C.与子女分居的老人占比逐年增大
D.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正逐步减轻
17.导致老年人口居住方式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A.子女“啃老”问题愈发严重
B.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明显改善
C.家庭“代沟”影响愈发突出
D.我国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完善
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年上半年网络零售增长80%,网络零售已成为消费增长
的新亮点。据此完成18~19题。
18.网购商品能大量快速地传递,主要是得益于
A.现代金融业的发展B.现代物流业的发展C.现代娱乐业的发展D.现代旅游业的发展19.网购商品之所以价廉物美,主要是因为节省了门店、仓储、流通等中间环节的费用,这符
合的人地关系思想是
A.可持续发展论B.人定胜天论C.适应论D.地理环境决定论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第四大湾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港珠澳天桥总长55千来,是迄今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主体工程由6.7千米的海底沉管隧道和22.9千米的桥梁组成,沉管隧道是由预先制成的管道沉入开挖好的海底稳定地层并连接而成的隧道,图9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港珠澳大桥示意图。读图完成20~22题。
20.港珠澳大桥的桥头堡——珠海,曾经是一个渔村,在20世纪80年代快速发展,影响其快速发展的主要社会区位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科技
D.政策
21.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采用“岛——隧”方式修建,其目的是
A.躲避台风侵袭
B.缩短桥梁长度
C.避免雾霾影响
D.便于江海联运
22.有关港珠澳大桥对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提升区域经济发展水平
B.加强城市区域交通拥堵
C.弱化区域内部经济连系
D.降低区域间物流周转率
青海湖的鸟岛是一个以水禽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图10、图11分别为青海湖区域图及水禽景观图。读图完成23—25题。
23.青海湖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A.增加水体污染物质
B.维持生物的多样性
C.提高洪灾发生频次
D.提供丰富农副产品
24.近年来,鸟类的生存环境持续恶化。该区域环境持续恶化的具体表现不包括()
A.酸雨危害加剧
B.湿地面积缩小
C.山地雪线上升
D.沙化面积扩大
25.在获取了不同鸟类的觅食半径等资料后,为准确划定鸟类的保护范围,应借助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是(
A.遥感(RS)B.地理信息系统(GIS)C.手工绘图D.全球定位系统(GPS)二、综合题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探险者在其非洲游记中对下左图中甲地有这样的描述:“……进入森林之中,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只有满眼的长着奇异扳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这位探险者在乙地发现一种十分奇特的树——猴面包树(右图),对其进行了这样的描述:“……树干高不过20米左右,而胸径却可达15米以上,看上去活像个大胖子,当地居民又称它为‘大胖子树’,叶集生于枝顶,小叶长5厘米,长圆状倒卵形,叶面暗绿色发亮……”
(1)甲地的森林植被类型是_____________。概括该植被类型的主要特征。
(2)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土层深厚、但土壤肥力低的主要原因。
(3)结合游记内容,阐释当地地理环境与猴面包树形态特征的关系。
27.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图甲中,a处空气______________(上
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___(高于或低于)B地。A、B两点相比,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气温日较差小的是_______。
(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_______。
(3)若甲图B处表示山谷,则该热力环流通常出现在_______(白天或夜晚),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__(白天或夜晚)
(4)若甲图为城市风环流图,①处为______(绿地或城市),则通过此环流对城市空气起到的作用是()
A.净化、增温
B.净化、增湿
C.增温、增湿
D.减温、减湿
(5)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因大量的人工发热、建筑物和道路等高蓄热体及绿地减少等因
素,造成城市“高温化”。请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出有效建议。
28.(10分)图12为~年我国东部某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年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而人口增长率为6.2%。完成下列各题。
(1)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影响早期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填“河流”或“气候”,)-年城区面积的变化,可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分)
(2)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该市在甲处拟建自来水厂、乙处拟建火力发电厂,请选择一
处判断其是否合理并简述理由。(2分)
(3)近年来,该市将“调结构,去产能”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目标,请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该市调整产业结构的主要措施。(2分)
(4)该市人口增长率远远高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试简述这种人口迁移现象的成因。(2分)
29.(10分)年12月,国务院明确提出以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代表的“城市群壮大计划”。长江中游城市群也称为中三角城市群,以武汉、长沙、南昌为中心,力图打造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之后的中国经济增长第四极。图14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位置略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商品谷物农业”或“水稻种
植业”;中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这种现象直接反映的城市化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或“城市用地规模扩大”。(4分)
(2)试从地理位置、资源、社会经济等方面,简述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成为“中国经济增长
第四极”的优势条件。分)(2分)
(3)图示区域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素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近年来,
图示区域商品粮基地在全国粮食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下降。试从城市化、产业结构、劳动力等
方面,简述其原因。(2分)
(4)随着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
重,引发了人们对城市交通的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fzi/87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