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红沙发》
★年凯迪克银奖绘本
★入选年小学推荐阅读书单
★入选年小学推荐阅读书单
文/图:薇拉·威廉斯
翻译:柯倩华
推荐年龄:5岁以上
讲述一个叫罗莎的小女孩,想给每天都很辛苦工作的妈妈买一个舒服的沙发。祖孙三代在一场火灾后,努力生活,重拾信心,扫除阴霾。在大家共同的努力下,主角一家人终于重建了温暖的家园。
故事里,除了主线的亲情,还有邻里之间的相互关爱,将这个有点波折的故事呈现得温暖,充满了希望。
作者创作这本书的时候代入了自己童年时的成长经历,所以这个故事真实感突出。作者本是一个悲观主义者,但创作这本书时又留下了一个光明的结局,来赞美这个家庭亲情、邻居互助的温暖,以及那个充满爱心的女孩。
有一位两岁半宝宝的妈妈曾问过我,为什么她儿子特别喜欢这本书。我想这大概就是爱的力量,除了能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爱,也能认同到小女孩对妈妈的爱。
《我讨厌妈妈》
文/图:酒井驹子
翻译:彭懿
推荐年龄:3岁以上
这是一本在阅读家借阅量特~别高的绘本
除了低幼宝宝喜欢反复看外,一些“大”朋友也会忍不住从书架上将这本书拿下来,再重温个几遍。
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小兔子细数着妈妈的种种“恶行“——数落我,强迫我,催促我,不答应跟我结婚......表达着自己为什么”讨厌“妈妈且打算离家出走!
每次给小朋友讲这本书时,都不需要解释,不管多小的孩子都能看出来小兔子并不讨厌,而是特别依赖妈妈。
所谓的“讨厌”,在我看来无疑是一种撒娇~
《妈妈,你好吗?》
★日本绘本奖大奖作品文:后藤龙二
图:武田美穗
翻译:蒲蒲兰
推荐年龄:5岁以上
小学四年级的小男孩在母亲节写给妈妈的信,粗粝滑稽的画风和真挚的情感语言将我们拉进这个小朋友的生活、家庭、和妈妈的关系里。虽然文字从男孩的角度展开,却并没有简单地成为男孩宣泄内心不满的控诉信。在对妈妈的抱怨中,一步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这个敏感多思的男孩健康成长的过程,是母子二人共同拥有的美好记忆、相依相扶的温暖,是浓浓的母子亲情。
粗粝滑稽的画风和真挚的语言将我们拉进这个小朋友的生活、情感、和妈妈的关系里。
《谢谢妈妈》★日本感恩教育读本之一文:草场一寿
图:平安座资尚
翻译:吴爽
推荐年龄:3岁以上
小水家的狗妈妈珍珠生了七只可爱的狗宝宝,看到小狗妈妈和狗宝宝之间联结着“绳子一样的东西”,引出小水和妈妈关于“人在出生之前,都是通过脐带与母亲联结在一起的”这个问题的探讨。
妈妈与我的生命羁绊,原来这么具体。
《让我安静五分钟》
★美国《父母》杂志幼儿图书奖
★《大象家族》系列畅销30余年
★系列作品全球销量逾万册
★被BBC儿童台改编成动画播放
文、图:吉尔·墨菲
翻译:李紫蓉
推荐年龄:5岁以上
“大象家族”系列的第一集
大象庞太太想要拥有属于自己一个人安静的五分钟时间,可三个象宝宝一个接一个地打断了妈妈的安排。最后,在与孩子周旋的时间缝隙里,庞太太终于享受到了属于她自己的“三分钟又四十五秒”。
庞太太的眼神充满疲惫,而孩子们又没完没了的特别有活力。这个故事就仿佛是妈妈们生活的日常。
您是否十分头疼如何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这个从妈妈视角出发的故事,一定能解决您的困扰。
《洗个不停的妈妈》
★日本幼儿园和中小学指定课外阅读绘本★入选日本图书馆最受欢迎20本绘本
文、图:佐藤和贵子
翻译:李幸纹
推荐年龄:4岁以上
有一个很喜欢,很喜欢,很喜欢洗东西的妈妈。若是有好天气,妈妈就一定会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拿出来洗。在图画书里,我们还能看到小朋友、老鼠、青蛙、小猫、小狗等我们想不到的都被洗了晒到晾衣绳上。光秃秃的身体引来了想吃肚脐眼的雷神小子,没想到妈妈竟然连雷神小子都洗的干干净净……
读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妈妈的爱沁入我们的心脾。
《白兔夫人》
★《爱丽丝漫游奇境》之白兔番外篇★法国“面包树奖”得主吉尔·巴什莱作品文、图:吉尔·巴什莱
翻译:曹杨
推荐年龄:7岁以上
来自经典童书《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白兔先生的太太——白兔夫人的日记,是《爱丽丝漫游奇境》的超大彩蛋,法国“面包树奖”得主吉尔·巴什莱作品,他的《超级大笨猫》系列全球畅销百万册。
在这本书中,你可以找到各种与《爱丽丝漫游奇境》相关的小惊喜及其他丰富细节——柴郡猫、街边摄影工作室小爱丽丝的画像、体育用品商店橱窗里的火烈鸟、双胞胎在读的《彼得兔》,白兔先生手中不停变换标题的报纸、白兔夫人的围裙……
白兔太太在日记中倾诉着她的烦恼——青春期的大女儿、自娱自乐的双胞胎兄弟、不爱上学的二女儿、早熟又幼稚的小儿子、不停打哈欠的小女儿……
这是一本成年女性会喜欢的漂亮绘本,它机智而幽默,太适合作为母亲节的礼物啦!
《妈妈的哨声》
文:杰瑞·斯皮内利
图:雷韵菲
翻译:范晓星
推荐年龄:5岁以上
西顿妈妈家有四个子女,从小,孩子们就通过妈妈的口哨声知道要回家吃饭了。孩子们渐渐长大,去玩的地方越来越远,可不管在哪儿都能听到妈妈的口哨声。后来,孩子长大成人,去了不同的地方工作,不能回家吃饭了,西顿妈妈越来越想念孩子们。有一天,西顿妈妈试着再一次吹响口哨,没想到口哨声竟然传到了在世界各地的西顿家孩子的耳中,孩子们都回来了!
爱是托着我们翅膀的风,爱是引导我们回家的线,妈妈的爱带来无数的奇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