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通常被我们看作是脆弱的、无能的,因为他们弱小,总通过依靠父母来维持生存。这种说法似乎没有什么错误,但是这种在物质的角度对孩子进行的审判怎么想都是残忍的。
换一种角度看,孩子也同样是充满童真、生气的,孩子会长大成人,也会自主自立。我们每个人都曾是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多少人失去了那份美好的童真感?
颂扬童真,批判了成年人枯燥无味的想象力。
飞行员圣·埃克苏佩里于年所著的《小王子》,看似是一部儿童文学书,但是它不同于其他童话,作者通过小王子的眼睛与口吻,来描写这个充满功利性的物质世界是如何逐渐远离纯真与美好的。
这本小书很薄,讲的就是一个来自B星球的小王子,穿越了很多星球,最终来到了地球。这过程中,小王子遭遇了很多事情,本书以飞行员的口吻,一一将小王子与玫瑰、狐狸、蛇等的故事交代了出来。
不仅为我们展现了作者对那个充满童真的世界的颂扬,还批判了成年人枯燥无味的想象力。
纯粹的童真岁月,对成年人世界充满启示的《小王子》
每一个成年人都曾有过那样一段纯粹的童真岁月,在生活的围困中,很多人变得世故不堪,腐朽沉闷,早就将童年的好奇心遗弃了。
小王子敏感、友善、富有想象力,与成人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王子不仅是作者内心的童年天使形象,更是我们整个人类最理想的孩童,作者借小王子抒发对着这个世界濒临实用漩涡、缺乏梦幻与纯真的观点。
书的开头,有一段蛇吞大象的绘画,成人只能将其理解为帽子,如此干瘪的想象精神,可谓是成人世界的悲哀的写照。
《小王子》中充满了象征性的语言形象,比如猴面包树,代表着人类很难克服的缺点,而狐狸则以一个智者的形象出现,那朵被小王子保护的很好的玫瑰花是爱情的代名词,以及象征着死神的蛇……这些形象都正面或侧面反映着工业文明时代的降临,带给人类的精神创伤感与人类世界充满物欲的现状。
崇尚权力的国王,伪善的绅士,自相矛盾的酒鬼,甚至那荒唐无比的地理学家……这些人都照见了大机器中的一个个迷茫的零件个体,这些个体盲目麻木的生活,逐渐走向精神的黯淡区,却久久不能够自觉。
小王子的出现,像一声鸣钟,他们却视若罔闻,可见他们被工业时代资本异化的灵魂,已经沉沦至何种地步。
也许每个人都应该找回内心的小王子
有些时候,与其说是成人在教育孩子,倒不如说孩子是成人永远的榜样。
作者塑造了一个属于全人类的榜样——童真、自然、充满创造力的小王子。这样的孩子,是我们精神童年的原型,它健康、具有艺术性,不断地在积极成长,乐观向上。
反观我们大多数人的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快乐却越来越难得,到底是成长出现了问题,还是我们出现了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找回那些珍贵的生命本色,知足常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