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开启了陵水、万宁之旅
启程6月11日,年高考结束第一天,届高三老师们开启了陵水、万宁一日之旅。
在办公室里兢兢业业地坐了一年,在电脑桌前勤勤恳恳地猫了一年,是该舒展舒展身体,走出户外呼吸呼吸新鲜空气,让看惯了黄纸黑字的眼睛,去看看大自然多姿多彩的色调,让蜷缩一年的身心彻底伸展开来。
带着轻松的心情出发,期待收获美景的同时也收获美丽的心情。
第一站:万宁石梅湾走万洋高速进入万宁,第一站便来到了被誉为“海南最美海湾”的石梅湾。
石梅湾曾被世界旅游组织专家誉为“海南现存未被开发的最美丽的海湾”,所以呈现出质朴的一面。
天气阴沉,只看到一片灰蒙蒙的海与阴沉的天连成一条线。
即使如此,也不妨碍我们欣赏它的辽阔;站在沙难上,看人们三两成群摆着各种姿势照相,就知道无论海天如何成色,都影响不了人们看海的心情。
换种心情,换个角度,海也会展现它的另一种美。
纳百川的海,也容纳着人们的心情。海与心情,真的是绝配。
我没有加入照相的行列,我站在沙滩上,很用心地欣赏海上那群冲浪人。
他们在浪中前进,蓬勃的生命在海浪间自由穿行,原始的力量与现代技术的融合,让海也多了一层壮阔。
玩累了,趴在板上休息,让自己与海有了温柔的接触,在起伏中感受海水的抚摸。
远处,快艇与船穿梭于海上,点缀其间,自是另一种风情。
两种不同的海上交通工具,带给人的应该是截然不同的感受吧。
坐在快艇上,是一种刺激与快感,在你反应过来时,船离你的起点已经有一大截了。
坐在船上,是一种惬意与平静的心态,望着一望无际的大海和蓝天白云,你感受的是放松。
大海、海浪、沙滩、冲浪、船、艇、人,构成了最美的海景。
第二站:陵水县苏维埃政府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是我们此行的主要目的地。
陵水苏维埃旧址原为琼山会馆,始建于民国十年,年,大革命失败后不久,琼崖第一个红色政权——陵水县苏维埃政府就在此诞生,在这里重新点燃了全岛革命斗争的火种。
经历了80年风云变幻,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都没有遭到人为的破坏,这座建筑也成为了陵水的标志。
今年是建党百年,到此追寻革命历史有特殊的意义,也是接受革命历史教育的好地方。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原为“琼山会馆”,系琼山籍商人陈某(其名不详)于年发动来陵水县经商的琼山籍商贾募捐集资建造的一幢祠堂式砖木结构建筑物。
前、中、后三进建筑,每进建筑之间都有天井分隔。一进为单层,二、三进均为二层楼房,每进建筑之间有天井分隔。木照壁上的鎏金彩绘,门窗棂上的精致雕刻,白墙壁上的浮雕花饰等建筑装潢上都显现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同时还融入欧式抱厦、圆弧顶部、脊饰卷草造型、脊下彩塑双凤设计,券形拱门下四根方柱顶佩以狮饰,门面采用拱券式长柱廊等欧洲巴洛克风格和楼廊密柱式花栏杆非常明显突出,尽显当年琼山商人的奢华之气和建筑的气度不凡。
下面两张照片看似一样,其实是有区别的,你发现了吗?
秘密在屋顶上,一张屋顶上面是凤,一张屋顶上面是龙。
跟随讲解员的步伐,我们一一参观了各个展厅,听着她的讲解,对这个地方、对海南革命多了认识。
陵水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内设有陵水县早期革命斗争史、历史文物专题展等五部分内容,展出多张苏维埃革命史迹图片和文物资料。还设有陵水早期农训所旧址、各种碑匾、出土文物等展厅。
王小波曾说:真古迹使人留恋之处,在于它历经沧桑直至如今,在它身边生活,你才会觉得历史至今还活着。
这些锈迹斑斑的展品,犹如古老的黑白电影,见证着黎族人民浴血奋战,追求解放的永恒瞬间,每件展品都有着不同故事,这些不同的故事间又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展厅内还有塑像,展示了当时人们的斗争精神与精神风貌,和那些历史资料一起,展现了波澜壮阔的斗争场景。
当然,这里还有上千年的古木,可惜真的是木,而不是树。树干长得从这头看不到那头。
据讲解员说,这棵木是在海上被发现的,运送途中,因为太长,把它锯成了三截。
走出旧址,回到现实生活中,外面下起了小雨。许多年前,也是风雨飘摇之际,也是在这片土地,一群人为时代的进步奉献生命,挥洒热血。
对于现在处于和平期间的我们,不能遗忘先辈们的奋斗历程,我们踏访历史遗迹,追寻红色记忆,就是为了传承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第三站:万宁兴隆咖啡谷进入海南兴隆咖啡谷,这个年由第一批归国马来亚华侨带来咖啡在兴隆种植的原发地,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使兴隆咖啡闻名海内外。
如今咖啡谷由最初的种植园逐渐打造成了旅游景区,谷里吸引眼球的特色建筑、咖啡屋、餐馆都融合了东南亚情调和当地风俗,徜徉在热带果木林中肯定会让你获得一种别样不同的体验。
兴隆咖啡谷,是个有山有树、有桥有水,是个可以亲近大自然的地方。
景区内有湖,面朝湖泊,走累了有菠萝蜜树下咖啡馆,坐下来悠然品一口兴隆咖啡,享悠闲时光。
只可惜我们来得匆匆,走得匆匆,无法细品其蕴。
第四站:万宁巴厘村进入万宁巴厘村,恍若走进了印尼巴尼岛。带有异国风情的建筑映入眼帘。是海南岛唯一没有重复主题的归侨文化景区。
在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一些来自东南亚国家的华侨陆续归国,分三批落户兴隆。此后十年间,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多名归侨陆续在兴隆安了家。
从那个时候到本世纪初的半个世纪来,这些被归侨带来的不同生活、文化、习俗慢慢进行了大融合,然后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兴隆文化”。多个国家的文化在这里交融和传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印尼归侨文化。
巴厘村就是唯一以印尼归侨文化为主题的一个文化景区。
进入巴厘村,首先要经过通天门。这座高大上的通天门,有两尊神灵在守护着,据说是把邪恶堵在门外,所以又称辟邪门。
通天门,是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间等高线处用斧子辟开一道出入口的神门,洋溢着印度教浓郁的神秘色彩。
它源自巴厘岛的传说,任何人经过这道门,都可以把美好的东西留下,把所有不好的东西拒之门外。
进入景区,先学几句简单的印尼话吧,右边是汉字注解的读音哦。
逛逛园子,感受不一样的印尼文化。让没有去过印尼的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一下印尼文化的精彩。
这里的每一幅壁画,都充满了浓浓的异域风情。
连民房窗户,也做得精细别致,与我们常见的窗户不同。
这座“爱神”雕像,与我们曾见的、想象的都不同。
紧贴着的面部,诠释着爱情的亲密无间。也许他们也是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吧。
男左女右,这一点倒和我们的民间文化一致,也许这里也有中原文化的影子吧。
文化一旦生根,无论身处何方,总会有意无意地在某一个地方体现,等待着细心的读者发现。
在展览长廊里,你可以看到当时印尼华侨带回的三件礼物,讲解员说:这三件礼物是印尼华侨冒着生命危险,历尽千辛万苦带回来的。
走累了,可以去喝喝金椰子水。
金椰子,个头看着挺大,内核却小,和普通椰子比起来,水也较少,但超甜。
巴厘村中走一圈,随处可看到各种奇思妙想的
彩绘、雕塑,每一处,都是拍照的极佳场所。
从巴厘村出来,仿若穿越了时空,花朵上的雨滴告诉你回到了现实。
时间关系,我们也只是匆匆在园内逛了一圈,下回,单独来,再细品这独特的文化吧。
第五站: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今天最后一站,我们走进了万宁兴隆热带植物园。
这里古木参天,遮天蔽日,如果是烈日当空,这里倒不失为避暑之地,树荫下的凉爽,可以赶走你心里的热气。
在这里看到令人畏惧的见血封喉;形态各异的面包树、腊肠树、吊瓜树、水生植物王莲等。
这里有些树,还蛮特别,像夫妻,像兄弟?全凭你想象,你也可以赋予它故事。
长得密密麻麻的菠萝蜜树,一个个黄澄澄、金灿灿的长柱形菠萝密,井然有序地排列着,美极了。
高悬金椰的金椰树。金黄色的椰子隐藏在婆娑绿叶中,刚柔相济,美不胜收。
下面这个热带水果,大家猜猜是什么?
热带水果还算熟悉,但是花卉大多半都不认识,乱花渐欲迷人眼,鸳鸯茉莉,火炬姜,十字爵床,红花西番莲......眼花缭乱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下面有一朵可可花,你知道是哪一朵吗?
独特的气候使得园区四季花开,满园绿意盎然,不仅可以漫步绿荫丛中观赏种类丰富的植物还可以沉浸大自然中,感受负离子充足的自然清新;穿行于植物园,你会获得一份探奇的惊喜,一种释然的心态。
今天一路走来,赏美景,吃美食,还能涨知识,心情获得极大的满足,精神也跟着愉悦起来。返程途中,有意犹未尽之感。
跟随我们的脚步,到海南旅游。
让海岛的碧海蓝天、绿意葱茏来治愈
奔波于喧嚣的都市里的疲倦的心
青邱九尾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fz/9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