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面包树 > 面包树分布 > 正文 > 正文

华南植物园半日游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7/9 13:30:34
白癜风诚信坐标企业 http://www.bdfyy999.com/bdf/

趁着来广州办签证的机会,在这边吃吃喝喝,玩玩耍耍了几天。吃了烧鹅,肠粉,煲仔饭,茶点,喝了艇仔粥以及三及第粥,就剩下要去看看的念头。珠江新城的宽大马路边高大的芒果树上快要熟了的芒果就像要掉下来砸到头上,刚好看地图时瞟到了华南植物园,于是马上买票打车去看热带植物了。

我以为华南植物园就是一个普通的观赏花园,提供给市民休闲游乐的一个场所,但没想到竟然是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也正是因为其强大的出身,园内布局才会如此专业和考究,把北京植物园甩出几条大街远。

园内被细分为几个主要的景点,凤梨园(外人不懂,我们吃的凤梨菠萝竟然占据如此重要位置),龙洞琪林(棕榈园和孑遗园),大型展览温室群,还有众多的专类园,比如竹园,杜鹃园,山茶园等等。名人手植物区有不少名人亲手栽种的植物,我只看到了中科院院长路甬祥种植的乐昌含笑,后面会贴图。

进园后右边一条由笔直高大的菜王椰子树护道的路吸引我毫不犹豫的走过去,菜王椰子树干真是直啊,都可以当尺子用了。菜王椰子树真是高啊,树下提醒小心落枝,我把头仰到后背去了才找到顶上的树冠,以及枯萎垂下来的树枝。

没走多远就听到一个小喇叭在不停的卖华农酸奶,这个我早有耳闻,有人专门搜罗了各个学校自研自产的出圈美食,其中华农酸奶作为华南农业大学的代表享誉大学圈。买了一杯尝了一下,味道确实比较浓郁,但是也没有觉得比一般的蒙牛伊利酸奶,北京老酸奶好出多少。

喝完酸奶继续上路了,看到指示牌上标有木本花卉区,想都没想就跟着路标走了,因为花花草草就是我的最爱嘛。毫无悬念地,木本花卉区让我意识到我对花卉品种认识的贫瘠,这里除了睡莲,美人蕉和三角梅以外,一朵花都不认识,关键是睡莲的颜色也还是我以前没见过的!开蓝色和紫色花的睡莲,莫奈的睡莲构图也就酱紫吧!

感谢万能的百度,知道了我不知道的花的花名了!左边黄婵,右边金凤花,有点凤凰起舞的感觉

左边龙船花,右边翅荚决明,是中药决明子的兄弟?

左边粉纸扇,其实花朵很大,右边黄色的龙船花

左边是红粉扑花,是不是合欢的表亲?右边是朱槿,即扶桑,言情小说里的常客了

大花紫薇,皱皱的花瓣好像是纸揉捏成的工艺品。

紧挨着木本花卉去就是植物园最为著名的温室展览群了,也是我此行的主要目的。先来一张盗图来看看整个温室群的鸟瞰图。中间像木棉的是最大的热带雨林室,在它的一点钟方向是奇异植物室,三点钟方向的是沙漠植物室,以及八点钟方向的高山/极地植物室。

最先去的奇异植物室,先来一张外景图,逆光拍摄的,只能将就看一下了,我很喜欢这个造型,有点UFO外太空天外飞物的科技感。进门的室内设计没有什么亮点,很普通了。

从进门右手开始参观,迎接我的首先是炮弹果,设计这个展览馆的工作人员估计也是童心未泯了,来看看什么是炮弹果(也叫铁西瓜)吧。

这里有一个知识点,老茎生花和老茎结果,这是热带雨林植物的典型特点之一,因为雨林上层枝叶过于繁茂,在老茎上开花有利于昆虫为其传粉,另外老茎相对粗壮,能更好地承受果实的重压。看来大自然万物为了生存,脑洞也是大开啊。

下面这棵样子普通的植物没什么吸引力,但是叶子上的白色斑点让我以为是建筑工人粉刷墙壁时不小心把石灰洒在上面,但是看到指示牌介绍“白宽肋斑点粗肋草”后,明白这些白点估计也是为了某种目的的伪装吧。

爪哇鹿角蕨,因叶子像鹿角才得名,是一种造型比较独特的观叶植物,和其他蕨类植物一样,在湿度比较大的环境下生存,我看到底部的栽种材料是苔藓一类比较好疏松排水材料。

造型雅致,叶形如大扇的苏玛旺氏州榈,极富热带风韵。后来在棕榈园看到室外版(右图),但还是觉得室内版造型更优雅(尽管已经快要枯萎了),这也说明多不一定好啊。

下面迎面走来的是面包树,咦,这个怎么跟我在朋友圈看到的面包树不一样呢,朋友圈的面包树的树形可好看了,树干光滑笔直冲天,树冠巨大,极具上镜效果。可是这里的面包树就跟路边普通的梨树,桃树差不多啊!是它错了,还是我错了。再仔细看介绍”八成熟时把它采下来,切成薄片,放在火上烤,会散发出面包香味,吃起来松软可口,酸中有甜,别有风味”,看来是面包树无疑了。于是我赶紧去朋友圈验证,才发现朋友圈的是猴面包树!如下下图。猴面包树主要生长于非洲大陆,面包树盛产于中南半岛,印度半岛,巴西,墨西哥和太平洋的一些群岛上。看来两家相距还挺远的。

这是在网上找到的图片,左边的是猴面包树的果实,右边的是面包树的果实。

接下来是凤梨展览了,当看到植物园专门开辟了凤梨园时,有点不明白,我们吃的菠萝值得开一个展区么?看来是我坐井观天了。原来菠萝还只是凤梨科可食可赏的一种罢了。科普一下,凤梨科植物51属约种,原产于热带美洲。我的乖乖,竟然有这么多!这里没怎么拍照片,主要是没有几棵开花了的。把我在凤梨园拍的几张巨无霸凤梨放这里吧!

接下来是姜目花卉,原来我小时候种的美人蕉属于姜目花卉,这一下子让姜目没那么难记了。第一张无论是造型还是颜色有点像“小荷才露尖尖角”中还未开放的荷花了。

接下来去的是热带雨林室,温室群中最大的馆。这张照片是在参观完后,刚走出展馆天要下大暴雨时拍摄的。广州的暴雨喊来就来,让你措手不及啊!

热带雨林室里的植物没什么亮点,贴几张让我惊奇的。首先让我惊奇的是芦荟,我们平时看到的就是第一张图片里的这种芦荟(右上角),但是这里有一棵像树一样的芦荟,这棵芦荟不是灌木了(精),而是升为乔木了(仙)。为了确认这还是一棵芦荟,我特意拍了树冠(第三张)的细节,树枝上绿色的叶子确确实实是普通芦荟的叶子。听说它还会开粉红色的花,又一次刷新了我的世界观。

热带雨林室中心的瀑布区才是它的精华所在,在全身不断冒汗的蒸笼般的室内观赏过程中,有水的地方就是天堂啊~~~瀑布区模拟了热带雨林高山飞瀑景观,里面设计了常见的龙潭,虎穴,一线天奇景。站在瀑布底部的古朴,幽暗,深邃的景观台,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水雾缥缈的自然环境中,听着由峭壁间隐约传来的瀑布水声,就像神仙日子舒服得不想上岸了。

生活还需要继续,回到上面的展区,看到像倒挂的钟的造型的设计,挺有意思的,来一张!

热带雨林室逛完瀑布区后,其他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植被,同时暴雨来临之前的闷热,浑身冒汗难受的我实在没有兴致拿起手机拍照。正好看到室外小路边的沙漠植物室,便出馆直奔沙漠了。沙漠植物没有热带雨林植物的茂盛枝叶,所以整个温室从外面看着比较透亮了。

先来一张进门的全家福,圆圆的仙人球确实惹人喜爱,可是却有一个非常霸气的名字,狂刺金鯱,介绍说是较名贵的仙人球品种,但是貌似这种仙人球在很多场合都有出现。

再来一张过过瘾吧,“请勿踏入”这个提醒很厚道的了,不过熊孩子们会看这个提醒嘛?会看提醒的大人会进去嘛?

不同品种的仙人掌,就酱紫,我觉得展区里仙人掌的品种也太少了,完全没有满足我的好奇心。

长成了树的仙人掌,就跟上面长成了树的芦荟一样,对我的冲击力就像是胸口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如果是少年的我看到,估计我要拿刀砍了拖回家3。小孩子看到好的东西都想据为己有,这是不是一种天性?

沙漠植物园外的植物比园内的有意思多了。首先是树干像象的鼻子的象鼻树,还真有点像呢!拍得不是很好,将就一下吧。

树干长得像狼牙棒的霸王树,确实名副其实,但是但是,霸王树是多肉植物。慢点,多肉植物不都是可爱款的软妹子吗,至少我养的都是软妹子。霸王树会不会是祖上多肉不小心跟仙人掌杂交的后代。。右边这张拍下来还是有点小清新的感觉了。

去万能的淘宝看了一下,还真有卖的,有点心动想买一棵养养了。

弥勒佛树,膨大的灰褐色树干就像弥勒佛的大肚子,憨态可掬,怎么让我想到熊猫了呢。。

沙漠玫瑰,又颯又酷的名字,让我想起了在伊拉克战争中现场报道的唯一华人女记者闾丘薇露,因为这次报道成功出圈。她还写了一本《行走中的玫瑰》。不过说实话,沙漠玫瑰是真的好漂亮,造型也很美!

沙漠植物室的差不多就这些了,因为高地/极地植物室在维修,暂不对外开放,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温室群,直奔棕榈园了。我对热带植物有着天生的好感,也许是它们的不同于普通树木的肥大枝叶,也许是造型各异的树冠,以及硕大的果实,这些对我来说都是致命的吸引力了。

华南植物园差不多逛完了,赏心悦目的一次游览,希望以后还能打卡其他不同地域的植物园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fb/8753.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面包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