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面包树 > 面包树分布 > 正文 > 正文

第2篇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10/19 10:41:15

年的夏季,应西施故里诸暨的一位开发商朋友之邀,我来到了杭州,顺便去了一趟向往已久的安曼法云,安曼法云不是我现在的心境所能体会到的,坐在三面环山小河潺潺流过的茶室门口,我有些不知所措,这个地方最低一夜,吸引来的人大多是土豪级别的。第二天我们就去了诸暨给甲方提报,这是当地NO1的项目,只有12栋,全部是欧洲城堡一样的别墅,就在西施故里的景区里。很顺利的一次提报,朋友在送我们回来的时候,经过了杭州的市区,在西湖边兜了一圈,在历史里面,杭州历来是一座破茧之城,喧动六朝车马,欣看万里梯航,明湖此夕发华光。

千年以降,这座城市用钱王祠来纪念最初的开拓者吴越往钱繆,用白堤和苏堤来缅怀两位在各自的时代极负盛名也为这座城市带来福泽的地方官,遍布西湖边的坟茔里,埋葬着那些将生命托付给这座城市的人们,那些徘徊在街巷湖畔的前朝的幽魂,串联出杭州的城市记忆。然而,这次的杭州给我的印象是绿树与云泥般的纠缠,朋友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区说,这就是绿城最早的一个项目,桂花园,我抬头一看,果然很不一样,经历了10多年的建筑洗礼,这种ARTDECO建筑的外立面依然是鲜活地映照出这座城市的精神,朋友是绿粉,对绿城有一种由衷的情结,就如我这次的提报里面的那句话一样,“一幢建筑就好比是同样语境下的一个令人敬仰的原型人物”,看到绿城的房子,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是绿城的产品教父宋卫平,不可否认的一个事实,江湖夜雨十年灯,绿城的产品主义精神是应该得到永垂不朽的。

正如一位诗人说,“你所经历的,世间没有力量能从你哪里夺走”。绿城走过了中国地产界20年的风风雨雨,正如王石之于万科,吴亚军之于龙湖,张玉良之于绿地……宋卫平已经成为“绿城”的代名词,不管未来宋卫平是否掌控绿城,绿城都因宋卫平而存在,就在宋卫平重返绿城的那天,他所说的一样“我宁可为价格解释一辈子,也不愿为质量道歉一辈子,只要是绿城的房子,不管以前造的、现在造的或将来造的,我全部负责任。”这种霸气的归来对于中国这个只以成败论英雄的地产界是一种由衷的欣慰,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是一种庆幸,但是对于绿城这个公司来说可能的未来命运会更加迷茫,任何一家企业已不可能仅仅靠一个创意或一则神话取得成功,知识、理性成了新经济年代最重要的生存法则。

桃李春风一杯酒,卖掉绿城也许很容易,我们也都看到了,卖给了融创的天之后又毁约,短短的10天左右又同样卖给了中交,卖掉绿城真的很容易,因为地产行业的人都清楚绿城的产品是个好东西,绿城的品牌很值钱,好的东西大家都喜欢,但是,我们说绿城是“江湖夜雨十年灯”建立起来的基业,为何宋卫平卖了又毁,悔了又卖,这期间真的是绿城缺钱吗?再回过头来看《宋卫平的检讨与反省》,“把绿城卖给了一个不该卖的人,绿城是一个理想的社会公器,能够成为大同世界的实践者,绿城应该属于整个社会,绿城的过去要坚持,绿城的现在要稳定,绿城的未来要改变和发展。”我们都感到了绿城很伟大,但伟大的背后是不是能跟上时代的节奏,绿城可以长久地基业常青,但是宋卫平会老,老了的宋卫平你的心有多么的不甘,那一句“永远的大哥”只是相对于地产江湖里留下的回声,而非绿城本身,绿城卖掉了,绿城的基因也会随之改变。通过宋卫平的话,我们能切身感受到了什么?宋卫平不是缺钱,他缺少的是能接班绿城的人,是未来绿城王国的至高无上权力的掌控者,在融绿合作之后,宋卫平把绿城也交给了孙宏斌,这其实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生意买卖,是一次中国地产界的江湖龙头换帅,就如当年王石退居幕后,郁亮出镜一样,他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适应过程,但是我们看到了孙宏斌并没有把这个绿城老大的江湖地位看得多么重要,改旗易帜的绿城,孙宏斌难道并不想继承绿城的衣钵,这背后到底是谁惹的祸,我想一定是哪个穷凶极恶的叫“资本”的家伙。

融绿并购之争表面上看是产品主义与市场主义碰撞后的结果,从契约精神讲,宋卫平的做法的确不合适,但在尊重契约精神的同时也应敬重产品情怀,我们透过这次并购之争应该看到的是“产品与市场”背后的资本力量的角逐。(第二篇未完待续)

俞越(面包树上女子)

年1月11日笔于上海

俞越(面包树上女子)

专栏作家

互动邮箱:

qq.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fb/5978.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面包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