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面包树 > 面包树分布 > 正文 > 正文

那些奇葩的主食们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0/8/23 20:07:07
白癫疯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这人一到晚上就会饿,一饿就想起各种吃的……于是就来聊聊吃的吧

今天我们接触的到的食材千千万,但常见的主食作物也就那么几种,显的有些单调。其实,如果把所有能为人类提供淀粉的作物都称作主食的话,我们面对的主食资源是十分丰富的。下面咱就来掰一掰。

神奇主食NO.1饭蕉

饭蕉绝对是非洲的特色主食,西非人管它叫“富都”,有些人叫它“非洲红薯”,外形长得很像香蕉但是比香蕉大很多,而且不像香蕉一样成熟之后香甜可口可以生吃,饭蕉比较硬,没有什么甜味。据说非洲人经常把饭蕉煮了或者烤了吃,就像吃红薯一样,据说饭蕉的味道也跟红薯很像。乌干达人会把饭蕉捣成泥蒸熟后拌上红豆汁、花生酱、红烧鸡块、咖喱牛肉,做成一种叫做“马拖基”的食物,这是这是聚居在乌干达中部和南部的最大部族布干达人的主要食品。此外,饭蕉还被用来酿酒,用来做成香蕉馍头(foutou)啥的。

煮熟后的饭蕉

这该叫烤肉盖饭蕉么?

神奇主食NO.2苔麸

苔麸(teff),就是上图中长的和野草一样的东西,又称埃塞俄比亚画眉草,是一种禾本科谷物。是一种生活在埃塞俄比亚海拔多米高原上的一种作物。是制作埃塞俄比亚人的主食“英吉拉”的主要原料。世界上只有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的人才会以苔麸为主食,苔麸产量极低,据说只有小麦产量的15%,而且颗粒极小,大约粒苔麸才有一粒小麦重,看了这数据笔者总算明白埃塞俄比亚以前为啥会闹大饥荒了(我瞎说的)。埃塞人把苔麸磨成粉加入水,和成面,放在一个笸箩里摊开,发酵后蒸成薄薄的大饼,状如煎饼,上面有很多小气孔,叫做“英吉拉”。

英吉拉

奇葩主食NO.3木薯

讲真木薯并不算是特别少见的东西,毕竟不仅是非洲人,就连南美的印第安人很多都已木薯为主食。木薯原产于巴西,是一种小型灌木。木薯的可食用部分主要是它的块根,木薯块根呈棒状,但由于含有数量不等的氰酸毒素,一般不可以生吃。木薯的吃法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去皮之后是煮或者烤,不过非洲人跟喜欢用木薯来做“茯茯”。

茯茯,被叫做“非洲面包”乳白色,细软,拉力强。制作之前先木薯浸入水中,连续泡五到七天,待木薯皮松软后,刮去外皮,擦成丝,装进一个布口袋,用力挤压,把水给挤出来,然后再放在一个两头翘起,中间凹下,特制的案板上,手持一只小木棒,反复揉搓,将浆汁变成糊状,再揉成面团,用木薯叶子包好,上锅蒸上一个小时,取出来再放在案板上揉搓,一直到面团发粘,变的柔软和有韧劲儿,然后再揉搓成“面包棍儿”再缠上木薯叶,用线或绳子捆上,再第二次上锅蒸一下,再蒸上一个小时。据说制作一块要将近12个小时,真实够费时费力的。

烤熟的木薯

奇葩主食NO.4面包树

面包树(ArtocarpusAltilis)也是种值得大书特书的奇葩主食,和前面的三种不同,面包树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面包树和菠萝蜜树长得实在太像了,无论是树叶还是果实,毕竟它们是近亲。面包树是一种高大乔木,可以长到十余米高。面包果长15-30厘米,直径8-15厘米,绿色至黄色,表面具圆形瘤状凸起,成熟褐色至黑色,柔软,内面为乳白色肉质花被组成;核果椭圆形至圆锥形,直径约25毫米,与菠萝蜜不同,面包果很少核果或无核果。面包果削去外皮,去掉核果之后的部分几乎就是一个淀粉团,只要煮熟或者切片油炸、烤熟就能食用。面包果切开后还会和菠萝蜜一样流出粘稠的白色乳汁,据说台湾阿美族小孩还会把这种乳汁当口香糖嚼。一棵面包树一年可结颗果,是食用植物中产量最高的其中一种,据说在一些太平洋海岛上一个男人只要种十棵面包树就算是完成了对后代的责任。

油炸面包果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mianbaoshua.com/mbsfb/54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面包树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